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五首·其二

元好问 元好问〔金朝〕

惨澹龙蛇日斗争,干戈直欲尽生灵。
高原水出山河改,战地风来草木腥。
精卫有冤填瀚海,包胥无泪哭秦庭。
并州豪杰知谁在,莫拟分军下井陉。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连年的战争把一切搅动得阴天惨地,这场战争真的要让活着的人全部死去方才罢休。
蒙军南侵,山河破碎,国土变色。战场上尸横遍野,血染草木,以至于在吹来的风中也带上了血腥气。
当年蒙金和亲,却不能使金国真正安宁,如今就算有申包胥再世,也不能再去秦庭恸哭了。
如今的并州豪杰还有谁在,可悲的是河朔诸将帅竟然没有人学五代刘知远那样分兵解救汴京之围!

注释
惨澹:凄惨暗淡。
干戈:指战争。
包胥:即申包胥,春秋时楚国大夫。楚昭王十年(公元前506年),吴国用伍子胥计攻破楚国,他到秦国求救,在秦庭痛哭七日夜,终于使秦国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金哀宗天兴元年(1232)正月,节节进逼的蒙古军围困了金的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十二月,城中粮尽,金哀宗被迫出京亲征。元好问当时任左司都事,仍留在围城中。不久,哀宗因军事失利,东走归德(今河南商丘),实际上放弃了汴京。诗题中的“车驾东狩”即指此事。原诗共五首,这里选的是第二首。

赏析

  诗一开头,呈现在眼前的便是一幅干戈四起、生灵涂炭的动乱景象。“惨淡龙蛇日斗争”,指金、蒙古战争。一说这句是讲岁逢凶年,战祸频仍。依干支纪年,金哀宗天兴元年为壬辰,二年为癸巳。旧时曾有“辰为龙,巳为蛇,岁到龙蛇贤人嗟”(见《后汉书·郑玄传》李贤等注)的解释。二说可互参。接下来的“干戈直欲尽生灵”,是形容战争的残酷无情。

  “高原”二句,承上作进一步说明,用事实指出战祸造成的空前浩劫。天兴元年,金遣兵卒民丁万人开堤,决黄河水,以加强汴京的守卫。不料蒙古骑兵杀至,结果生还者不足二三百人(《金史·白撒传》)。诗中叙述的正是此事。“山河改”与“草木腥”的描写,概括了国土残破、面目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五首·其二》是一首七言律诗。诗一开头,呈现在眼前的便是一幅干戈四起、生灵涂炭的动乱景象;颔联承上作进一步说明,用事实指出战祸造成的空前浩劫;颈联借用精卫填海的神话从正面表白自己报效国家、矢志不移的决心,充满绝望而又绝不甘心的悲壮意味;尾联借用典故影射当时金廷所面临的形势,讽刺居心叵测之徒。这首诗抒写了诗人无力回天、悲愤难伸的伤痛,对金室衰亡流露出深切的哀惋。

元好问

元好问

元好(hào)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代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925篇诗文  476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春草碧·几番风雨西城陌

完颜璹 完颜璹〔金朝〕

几番风雨西城陌,不见海棠红、梨花白。底事胜赏匆匆,正自天付酒肠窄。更笑老东君,人间客。
赖有玉管新翻,罗襟醉墨。望中倚栏人,如曾识。旧梦回首何堪,故苑春光又陈迹。落尽后庭花,春草碧。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答木庵英粹中

段成己 段成己〔金朝〕

四海疲攻战,馀生寄寂寥。
花残从雨打,蓬转任风飘。
有兴歌长野,无言立短桥。
敝庐犹在眼,殊觉路途遥。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甲午除夜

元好问 元好问〔金朝〕

暗中人事忽推迁,坐守寒灰望复燃。
已恨太官馀曲饼,争教汉水入胶船?
神功圣德三千牍,大定明昌五十年。
甲子两周今日尽,空将衰泪洒吴天。
2025 333诗词古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