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周瑜问诸葛亮说:“近日即将与曹军在水上交战,应当先准备什么兵器最为关键?”诸葛亮回答:“在大江之上作战,弓箭自然是首要的。”周瑜说:“先生所言,正合我意。但目前军中正急需箭矢,斗胆请先生负责监督制造十万支箭,作为应战之用。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辞。”诸葛亮说:“既然都督委任于我,我自然应当尽力效劳。请问这十万支箭,何时需要备齐?”周瑜问:“十天内能否完成?”诸葛亮说:“曹军即将到来,若等十日,定会误了大事。”周瑜又问:“那先生预计几天能完成?”诸葛亮回答:“只需三天,便可交付十万支箭。”周瑜说:“军中无戏言。”诸葛亮说:“怎敢戏弄都督!我愿意立下军令状:若三天内不能
吴、长洲二县,在郡治所,分境而治。而郡西诸山,皆在吴县。其最高者,穹窿、阳山、邓尉、西脊、铜井。而灵岩,吴之故宫在焉,尚有西子之遗迹。若虎丘、剑池及天平、尚方、支硎,皆胜地也。而太湖汪洋三万六千顷,七十二峰沉浸其间,则海内之奇观矣。
余同年友魏君用晦为吴县,未及三年,以高第召入为给事中。君之为县,有惠爱,百姓扳留之,不能得,而君亦不忍于其民。由是好事者绘《吴山图》以为赠。
夫令之于民,诚重矣。令诚贤也,其地之山川草木,亦被其泽而有荣也;令诚不贤也,其地之山川草木,亦被其殃而有辱也。君于吴之山川,盖增重矣。异时吾民将择胜于岩峦之间,尸祝于浮屠、老子之宫也,固宜。而君则亦既去矣,何复惓惓于此山哉?昔苏子瞻称韩魏公去黄州四十馀年而思之不忘,至以为《思黄州》诗,子瞻为黄人刻之于石。然后知贤者于其所至,不独使其人之不忍忘而已,亦不能自忘于其人也。
君今去县已三年矣。一日,与余同在内庭,出示此图,展玩太息,因命余记之,噫!君之于吾吴有情如此,如之何而使吾民能忘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