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民疾苦
丘濬〔明代〕
衮衮诸公着锦袍,不知民瘼半分毫。
频斟美酒群黎血,细切肥羊百姓膏。
烛泪落时民泪滴,欢声高处怨声高。
为官若不知民苦,虚受朝廷爵禄叨。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那些达官显贵们穿着华丽的锦袍,对百姓的疾苦半点也不知道。
频频斟满的美酒,是百姓的血汗;细细切好的肥羊,是百姓的脂膏。
蜡烛流泪的时候,正是百姓在哭泣;豪门欢歌最响亮的地方,百姓的怨声也最高。
当官如果不懂得百姓的苦难,就是白白接受朝廷的爵位俸禄,实在是叨扰了。
注释
衮衮:纷繁众多貌。
民瘼:民众的疾苦。
群黎:万民;百姓。
简析
这首诗以直白的语言揭露权贵的昏聩与贪婪:那些大官们穿着华服,对百姓疾苦毫无察觉。他们杯中的美酒是百姓血汗,盘中的肥羊是民众脂膏,享乐的烛泪与百姓的泪水同落,宴饮的欢声里藏着更高的怨声。末句直指要害——当官若不懂民苦,便是白受朝廷俸禄。全诗用鲜明对比戳破权贵奢靡的假象,字字带刺,满是对百姓的同情与对贪官的斥责。
砚眼
冯梦龙〔明代〕
明有陆庐峰者,于京城待用。尝于市遇一佳砚,议价未定。既还邸,使门人往,以一金易归。门人持砚归,公讶其不类。门人坚称其是。公曰:“向观砚有鸲鹆眼,今何无之?”答曰:“吾嫌其微凸,路值石工,幸有余银,令磨而平之。”公大惋惜。